七星鲈学名花鲈[Leteolabraxjapoicusc(CuvieretValenci-ennes)],俗称海鲈,鲈鱼。为近岸浅海中下层鱼类,属广温、广盐性。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处,也可生活于淡水中。主要摄食鱼、虾、甲壳类。一般个体0.5—1.5千克,最大体重达5—10千克。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及日本、朝鲜。七星鲈为上等名贵鱼类,其肉质坚实,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2000年,我们在水口库区谷口湾进行小体积网箱养殖七星鲈,经半年多时间饲养取得平均单产23.5千克/米3、成活率67.3%、出箱规格250—400克/尾的好成绩。现将其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水域的选择 选择在水口库区黄田镇的谷口湾。谷口湾面积600多亩,水深10~15米。该湾向阳背风,水质清新,上游及周边地区无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且远离航道,不受航船干扰和洪水冲击。 二、网箱的制作 1.网箱材料I级网箱用2a为0.8厘米的无结节网片缝制,B级网箱用3x3聚乙烯、2a为2.5厘米的结节网片缝制。 2.网箱规格I、Ⅱ级网箱均为2米x2米x1.2米的正方形六面体网箱。养殖前期使用由I、Ⅱ级套装而成的双层网箱,中、后期拆去外层I级网箱,使用Ⅱ级单层网箱。 3.网箱支架由4根4厘米x6厘米松木方条钉制成2.5米x2.5米的四方形框架,框架4角套垫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形泡沫浮球,使整个框架悬浮于水面。 4.投饵窗盖网中央开一直径50厘米的圆孔。另取30目筛绢制成长50厘米、直径50厘米的圆筒形网袋,网袋上下端开口处各扎上一个l0号铁线圈。上端铁线圈与盖网中央圆孔边缘缝接,下端铁线圈伸入箱内。 5.饲料台用直径0.6厘米圆钢筋做框架,30目筛绢包衬缝扎制成1米×1米、边高0.2米的四方形饲料台。饲料台吊挂于网箱中央水下50厘米处。 三、网箱的安装 1.网箱的固定采用缆绳固定法。缆绳为直径4厘米的聚乙烯大绳。缆绳横跨水面。拉直后系结在两岸固定桩上。两根缆相距3米为一组,两组缆绳之间相距9米。松木框架固定于相距3米的两根缆绳之间,框架间距亦为3米。 网箱上角结扎固定于框架四角,网箱底角各吊挂2—3千克重的鹅卵石或沙袋,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成形。 2.网箱下水时间网箱于鱼种入箱前7~10天安装下水,让网片附生藻类变得光滑以防止鱼种表皮、鳞片摩擦损伤。 四、鱼苗放养 2000年6月3日我们采用尼龙袋充氧装运方法,从霞浦购回经谈化处理的七星鲈夏花1万尾,鱼苗规格为4—6厘米/尾。为防止大小相残,鱼种应按不同规格大小归类分箱放养。放养密度为500尾/箱。 五、饲喂方法 投喂的饲料主要是鲜杂鱼类和冰冻海鲜。苗种刚入箱时,可将饵料鱼绞成鱼糜撤于投饵窗内。中后期,随着个体的增大,可将饵料鱼剁成适口的小鱼块投喂。日投量,前期为鱼苗体重的8%~10%,1个月后为5%~8%,11月份后为3%。日投喂3次,时间:8:00、14:00、8:00,每次投饵量分别为日投量的30%、30%、40%。 投饵时可按“慢一快一慢”规律进行抛投,在实际操作中,每次投饵量还应根据天气、水温、鱼体活动情况而灵活掌握;一般每次投饵量以l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六、日常管理 要经常观察、检查网箱有否破损、滑节,如有应即行修补。每隔7~10天洗刷网一次,以防网目堵塞影响箱内外水体的流通交换;每天早上在投饵前都要清洗饲料台,以防剩饵残渣腐烂败坏水质,同时根据前一天剩饵情况决定当天的投饵量。 当饲养2个月后,鱼体增至12厘米以上时,可将外层I级网箱解脱收起,留下Ⅱ级单层网箱继续养殖。由于鱼苗个体间适应性不同,生长速度差异较大,在换箱的同时应进行一次大小筛选分箱饲养。 七、鱼病防治 七星鲈抗病力较强,除在换箱选别操作中受伤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外,基本没发生其他疾病。但在养殖过程中仍应坚持预防为主。预防方法:每隔10—15天,每箱用生石灰150克对水十贼石灰乳趁热全箱泼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