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网箱无公害乌鳢高效养殖技术

2025-3-19 19:0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56| 评论: 0

摘要: 江苏省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为扛苏省无公害乌鳢养殖基地之一,主要以常规鱼为养殖品种,随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的发展,常规鱼养殖效益逐步下降,水产养殖场的收入日渐减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养殖效益,该 ...
江苏省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为扛苏省无公害乌鳢养殖基地之一,主要以常规鱼为养殖品种,随着名特优新水产品养殖的

发展,常规鱼养殖效益逐步下降,水产养殖场的收入日渐减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综合养殖效益,该场在科技人员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无公害乌鳢养殖的有关标准和操作规程,对老塘口进行了改造,并在池塘中增设大网箱,获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其经验技术概述如下:

一、水域条件

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养殖水面为2000亩,塘口约30个,养殖池水深2米;保水性能好,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道通畅,水、电、路及生产设施配套齐全。该养殖场在上游河道设立了水质测控点,定期监测水质,以防污染,并栽种了大量水生植物,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二、网箱结构及设置

网箱采用网目为2厘米左右乙纶网片缝制,规格为10米x9米x3米,周围以多根毛竹支撑。网箱沿池边垂直放置水中,高出水面70厘米,底部以小石块为沉子,埋入泥中30厘米,在网箱内布置1/3的凤眼莲,起到隐蔽作用。网箱共200个,总面积为18000平方米。

三、鱼种放养

1--3月份开始投放乌鳢鱼种,每立方米约投放规格在18厘米左右、体质健壮的鱼种共计270000尾左右。网箱外设放常规鱼种,既为乌鳢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同时常规鱼也可以充分利用乌鳢残饵,节约饲料,改善水质。

四、日常管理

饲养管理:严格控制乌鳢及常规鱼放养密度,防止密度过大、投入物过多造成养殖自身污染。乌鳢养殖以投喂野杂鱼虾为主,配合饲料、畜禽下脚料等为辅,早晚各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8%,上午投喂日投饲量的30%--35%,下午投喂日投饲量的65%--70%。饲料投放在固定的食台内,安排专人负责塘口档案记录,平常注意观察池塘水质、鱼吃食及活动、防逃投施等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水质调控:每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35%左右;每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调节池水pH值达7.0---8.5,保持池水水色为油绿色,水中含氧充足。

病害控制:设立水产医院,安排3名技术人员专门负责本基地水产病害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苗种检验、检疫制度,凡基地所放养的苗种需通过技术部门检验、检疫合格,并经过严格消毒后进人养殖区放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用生物防病,实行生态养殖,尽量使用生物药剂防病、治病,以药饵给药方式为主,保持投喂饲料等其它投入物的质量,严格控制投入物投入数量和方法,防止投入物污染水体。

五、成果及效益分析

泗阳县桃源水产养殖场严格采用无公害鸟鳢养殖技术规范,其乌鳢成鱼注册商标为“阳源”牌,产品很受市场青睐,已远销上海、江浙等大城市。其销售方式以订单生产为主,价格相对较高,养殖风险较小,年净收益达50多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该养殖场利用池塘网箱养殖无公害乌鳢,还有节水、节饲料、易于防治病害、有利于捕获及均衡上市、经济效益高等特点,为推广示范池塘网箱无公害乌鳢养殖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努力。目前,该地区无公害乌鳢养殖面积已超过一万亩,成为当地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主要途径。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