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类产业的现状和前景

2025-5-15 20:5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19| 评论: 0

摘要: 虾产业目前已经是世界水产品最重要、最受欢迎的一项产品,虽然养殖场数目极多且有多种养殖虾种,但产业相关一致,虾类成为世人日益欢迎的一项食品,甚至已经成为一项能够称为大宗商品之产品,虾类也是唯一在明尼拿波 ...
虾产业目前已经是世界水产品最重要、最受欢迎的一项产品,虽然养殖场数目极多且有多种养殖虾种,但产业相关一致,虾类成为世人日益欢迎的一项食品,甚至已经成为一项能够称为大宗商品之产品,虾类也是唯一在明尼拿波里斯各类期货市场交易的水产品。

  许多因素使虾类不同于其它产品,例如鲭鱼、鲱鱼、墨鱼及贝类也通常被视为日常食用的水产品,但上述鱼种却不会因为经济情况影响其消费量,然而虾类大多被视为奢侈品,经济情况佳时消费量增加,经济情况不佳时消费者转而购买其他较便宜的食品。

  一、虾类产量

  虾类总产量1980为170万吨,至1994年超过300万吨,1996年则小幅减少为260万吨。

  需求量增加及虾类价位高促进投资者加入虾类养殖,养殖之优势是可控制产品之量及品质,在需求量高时可以适时供应,并且能稳定供给市场需求。

  过去20年间,虾类养殖已发展为一项重要产业,供应不断成长市场之需,产量大幅增加,从1980年之50,000吨增加为1994年之733,000吨,1996年则小幅减少为700,000吨,而虾类主要来源仍然是虾类捕捞业,1996年养殖虾类产量占总虾类产量26%,将近四分之三来自于虾类捕捞业。

  二、虾类市场

  虽然大部分虾类来自于开发中国家或是热带新兴工业国家,但主要虾类消费国家大多数是北半球的工业国家,其中主要市场包括日本、美国及欧洲,因此只要这些国家经济状况佳,消费者的购买力强,可以预期虾类需求量也会跟着提高  目前这三个主要虾类消费国家经济情况各不相同,美国经济目前保持在繁荣状态,欧洲经济状态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仍属佳,日本经济在1998年中期陷入衰退,目前仍然处在不景气。

  三、汇兑

  虾类市场交易主要以美元计价,但大部分虾类生产国家属于非美元系统国家,因此汇兑是影响获利能力及产量重要因素。

  例如印尼及泰国这两个生产国,泰铢以往价位在25对1美元,目前贬值为35-40对1美元,印尼盾以往价位2500对1美元,目前则在7000-8000对1美元之间浮动。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些国家的货币贬值对生产者有利,因为在固定汇率下可换得的本国货币增加,但同时因为生产的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影响正好抵销汇兑带来的利益。

  此外,生产必须进口的设备、燃料、包装原饲料及化学药品等,因为货币贬值而使进口成本大幅增加,以当地货币计算使生产成本高涨。

  四、主要市场

  自1993年至今,由于亚洲虾类供应量不定导致市场反复无常,自1994年底开始供给量减少,在正常经济状况下供给量减少会导致价格上升,但在其他因素影响加上汇率问题更加使情况复杂化。

  在日本目前经济不振下,虾类市场预期表现不佳,然而由于虾病使供给量减少,价格得以维持。

  美国商场过去几年需求量逐年增加,虽然虾类价格高,但消费者仍然增加对虾类消费,目前墨西哥湾虾类产量偏低加上美国对未强制装设海龟脱逃器的国家实施进口禁令,使虾类供给吃紧,将会有助于价格上升;过去几年美国虾类价格已经上升25%,部分观察家担心美国消费者会开始抵制虾类消费,但目前由于美元走强,已经软化了抵制的影响。

  欧洲市场热带虾类与冷水虾类供给量相近,冷水虾类市场尚未受到亚洲经济危机很大的影响,预期若是热带虾类价格大幅滑落,将会引起消费者转而消费热带虾类。

  

  五、保护政策

  在亚洲经济危机扩散下使美国市场欣欣向荣,在长期之走势方面美国将会采取保护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就虾产业来看,将视美国本土虾类供给情况而定保护政策的影响程度,如美国针对挪威及智利进口的鲑鱼课征反倾销锐,及美国对中国进口的鳌虾课征400%的报复性关税,藉以消除不公平竞争。

  不幸的是其他国家似乎也有采取相同保护政策的趋向,保护政策的盛行将有害国际贸易,目前正在逐渐扩散的金融及经济危机无可避免的将使大多数主要虾类消费国家采取保护政策。

  

  欧洲禁止进口及美国进口限制将使亚洲生产者更重视国内市场,数年前东南亚及东亚国家成为水产品消费成长最快速的市场,虾类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产品,虾类总消费量成长快速,目前由于经济危机使消费成长停止。

  虾类新兴市场仍会不断产生,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是否会采取类似欧洲或是美国的进口干预措施,在经济危机冲击这些国家发展计划情况下,除非经济情况回复,否则虾类需求量成长仍会减缓。

  六、价格

  虾类价格主要受到主要消费市场经济情况影响,预期日本及美国市场虾类价格将会下滑,实际上自1998年初价格就已经开始成下跌走势。

  忽略目前经济危机,长期价格仍然是上升趋势,事实上近几年捕虾业停滞发展,养殖产量则小幅减少,然而同期虾类需求量增加,以上因素均有助于价格上升。

  七、危机下的转机

  即使在危机下,仍然存在正面的市场讯息;经济危机加上部分国家因虾病产量减少,虽然对某些业者来说对其获利能力有潜在不利影响,但却有助于价格维持。

  对某些财务体质较佳的业者来说,目前正是引进新设备及扩充生产量,部分业者可以寻求提供新的服务或是改善服务,整个产业界应该测试这些正面的市场讯息及危机下的机会。

  八、产业结构的改变

  亚洲经济风暴或许将会导致整个虾产业转型,拉丁美洲将在对主要消费市场供给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拉丁美洲国家对美国商场的依赖超过亚洲国家,目前在美国经济强盛情况及拉丁美洲国家在抵抗虾病上较为成功,使这些国家虾类养殖得以兴盛,由近几年趋势可以看出在亚洲国家产量减少而拉丁美洲国家产量却增加,在产量优势下拉丁美洲交替地从亚洲国家手中取得市场占有率。

  拉丁美洲国家克服虾病主要由于其养殖业结构与亚洲国家不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养殖业者规模较大且所用的技术人员教育水准较高,他们比较愿意投资类似生物学及动物医学上的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以泰国为例,80%的虾养殖场属于小规模经营,业者教育程度低,而拉丁美洲国家的虾养殖场大多由大型企业经营。

  这种结构上的改变目前也迫使亚洲国家朝向养殖场企业经营改变,如果准备资金之投资者看到有机会时,经济危机将会加速这一发展,虾养殖业走向集中管理及直接应用科学研究将是发展自然趋势,无可置疑的这一趋势将会改变产业结构、业者结构、管理结构与养殖场经营方式。

  九、结论

  经济循环并不会因为这次亚洲经济风暴而停止,在衰退过后将会有一段恢复及成长期,在经济危机下仍然有许多市场及投资机会,虾产业虽然仍将面临几年经营艰难的日子,但在经济危机过后将有兴盛的机会,对目前有资金的人来说,目前正是投资的机会。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