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温还是较高,鱼类仍处于生长旺季。随着鱼类的快速生长,池塘养殖密度增大,水质容易污染恶化,各种致病细菌繁殖加快,极易引发鱼类爆发性出血病。 鱼类爆发性出血病主要为害草鱼、鲫鱼、鲤鱼及花白鲢等常规鱼类品种。该病发病急、传染快、流行季节长、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即难以控制,病情反复的情况比较多。鱼类爆发性出血病的具体防治技术如下: 苗种消毒苗种下池前必须用1-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消毒,浸浴时间视鱼的体质和水温高低而定。 换水增氧秋季要勤换水,保持鱼池水质清新。若不便换水,可用15-2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每半月换水或泼洒一次,有利于保持水质肥、活、爽。此外,要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机要坚持晴天中午多开,阴天早晨或半夜多开。 水体消毒每隔15-20天,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超碘季胺盐等环保药物交替消毒水体。水体消毒后,隔5天再用光合细菌或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改良水质和预防疾病。同时,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土霉素、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等安全药物喂鱼,5天为一个疗程,每月喂2-3个疗程。 合理养殖当养殖密度过高时,要分批捕捞、轮捕疏养,保持池内合理的养殖密度。每次拉网捕鱼后,要全池泼洒0.25克/立方米的二溴海因,以防鱼体擦伤后被细菌感染。 多喂中高档饲料秋季尽量投喂中高档饲料,少用原材料(生麸、玉米、小麦等)和低档饲料。一方面可减少鱼类的排泄物,减轻水体的污染压力;另一方面为越冬鱼类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可增强其抗病能力。 投饵施肥科学合理地投饵和施肥。投喂饵料要新鲜,施用的人畜粪便要充分发酵。此外,要做到投饵“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和施肥“四看”(看鱼、看天、看水、看季节)。水质过浓时要少投饵施肥,并及时加注新水。 保持环境整洁平时要勤除杂草和清洗食场,不留残饵,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池塘,进行无害化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