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养殖的稚鳖、幼鳖存有一定的机率染上烂嘴病,发病率在5-10%,严重时会产生死亡,现将鳖烂嘴病的病因及防治的方法提供如下: 一 发病原因 水质恶化是主因。由于水质恶化、鳖体受伤导致细菌感染,从而引起烂嘴。 二 病原菌 鳖烂嘴病的病原为奇异变形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周生鞭毛;10℃以下及45℃以上不生长;对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有惊人的抗性,其抑菌浓度和杀菌浓度为嗜水气单胞菌的20~30倍;注射及创伤后菌浴可引起鳖发病、死亡,而无创伤菌浴则不发病死亡。 三 发病症状 病鳖的吻端糜烂或缺失,有的下嘴唇、甚至下颌的皮肤、肌肉溃烂,露出骨板,有的下颌或口腔长疖,头部明显不对称,甚至眼睛肿胀失明。病鳖活动迟钝、食欲减退或废食,剖开腹部,可见肝脏肿大,呈淡黄色至褐色,有出血点;胆囊大,胆汁脓稠,其他脏器无明显病变。 四 预防措施 ⑴ 水体、工具及食台进行清扫、消毒; ⑵ 加强饲养管理,投喂营养全面、优质的饲料产品; ⑶ 泼洒微生态制剂,保持水质优良、稳定; ⑷ 池壁要光滑,严防鳖体受伤; ⑸ 要保持环境安静,水温、气温的温差不能大,且要稳定。 五 参考治疗方案 内服:“庆大霉素”2g/kg或“卡那霉素”2g/kg,,“B族维生素”3~5 g/kg,连用4~5天;4~5天后加服“保肝灵”5~8g/kg,“电解多维”2~3g/kg,连用7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