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烂鳃病的防治方法

2025-5-18 20:4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9| 评论: 0

摘要: 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感染引起。该病最易发生于高透明度池塘和流水池塘。同时,又多发生在成鳗池,50克以下的鳗种池则较少发生。放养密度高的鳗池,发病率较高,生长良好的鳗池也很容易患病。在食欲特别旺盛的2-3 ...
烂鳃病是由柱状屈桡杆菌感染引起。该病最易发生于高透明度池塘和流水池塘。同时,又多发生在成鳗池,50克以下的鳗种池则较少发生。放养密度高的鳗池,发病率较高,生长良好的鳗池也很容易患病。在食欲特别旺盛的2-3天后,当天气变化时,较易发生。流行的季节为夏季,水温25℃-30℃时为高峰期。

病鳗外表症状不明显,常常在晚上离群靠近食台,缓慢游动。将病鱼捕起来看,可见鳃丝破损,并粘附有黄色的附着物,呈淡红色或灰白色。预防和治疗方法:(1)由于该病原菌附着在配合饲料表面并活跃增殖,因而,适量投饵,防止饵料和残饵扩散可预防该病。(2)在分池、分选时,操作要小心,避免鱼体受伤。(3)用红霉素拌饲投喂,每吨鱼20-40克,连喂4-5天。(4)畜用红霉素全池泼洒,浓度为0.3ppm。(5)1%食盐水浸浴。(6)降低水位用呋喃类药物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2-4ppm。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