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鲆池塘养殖注意事项

2025-5-15 20:3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牙鲆味美、价高、销路广、效益好,是目前水产养殖的热门优质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南方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养殖户已掌握了基本的养殖方法,但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操作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现笔者 ...
牙鲆味美、价高、销路广、效益好,是目前水产养殖的热门优质品种之一。近年来在南方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养殖户已掌握了基本的养殖方法,但在养殖过程中,许多养殖户无论在技术上还是操作管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现笔者根据福建省平潭县近几年池塘养牙鲆的经验,将养殖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供有关人士参考。

  一、选择好苗 选好苗种是养殖成败的前提因素。因此要严把苗种关。苗种的选购、运输、入池均应十分注意。

  1.鱼苗选择 体表光滑、周鳍透明、健壮活泼;体形为长椭圆形,长宽适中,不畸形;苗种规格、体色一致、纹理清晰、无伤病。投苗大小根据池塘条件以及配套设施等综合考虑。最好投中苗,体长8厘米以上。若投5厘米以下苗,最好能先进行暂养,再转入池塘养殖。

  2.鱼苗的运输 要根据路程、苗种大小、健壮程度等情况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帆布桶或专用塑料袋充氧),路途中要注意及时充氧,保证苗种安全到达。起苗时,应注意购苗场的水温与养殖海区水温大体一致。若温差太大,购苗前应让育苗场进行温差调节,盐度以普遍海水盐度最适,一般在30‰左右,盐差应小于2‰。一般以阴天起苗运输为好。起苗前应停食一天,以免运输过程水质污染,提高搬苗的成活率。

  3.鱼苗消毒入池 鱼苗进池先消毒,长途运输的苗种,应先加水充氧,让其恢复活力后,再进行消毒。一般采用1ppm威岛消毒剂药浴1小时或150ppm甲醛药浴1.5小时后及时入池。

  二、彻底清池、铺沙消毒水环境,为牙鲆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池水、底质消毒是防病治病的关键,故宜常常改良水质,彻底清池。然后,铺上一层30厘米以上的干净细沙,以利于牙鲆生长需要。放苗前20天左右,进水1厘米以上。

  三、投饵比率要正确,防止暴食导致疾病发生 投饵种类,避免单一,最好能以鲜鱼、配合饵料结合使用,鲜鱼饵要洗净、新鲜、大小适口;配合饵料应添加相关微量元素,防止营养缺乏。投饵方法,应依"慢-快-慢","少-多-少"的节律投喂,要耐心、均匀。

  四、预防疾病要有科学、合理的安排 应根据季节、气温、苗生长阶段等情形而异,忌滥用抗菌素、消毒剂,导致抗药性、再生病的发生。防治疾病尽量避免盲目性和主观性,应多看、多问、多想,以找到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和最适药物。使用药物应尽量选择"三效"(高效、速效、长效)和"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如何正确使用渔药在养殖中也很重要。比如,在养殖过程中,为改良水质,凭以往经验,使用高锰酸钾消毒,效果不错,但在养殖中,如何控制浓度很重要,不然会将鱼杀死。据经验,我们每次选择在大潮换水时,将池水排掉,剩下一定的水位(50厘米左右),将适量高锰酸钾放入桶内,加入清水,千万不要搅拌,直接均匀泼洒全池以防浓度太大,鱼体不适,然后再加水直到药物完全溶解,这样既改良了水环境又消毒了鱼体。

  五、加强日常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养殖成败的关键。日常管理中应尽量选择一位责任心重、科技意识强、办事认真的养殖人员为主管,严把各环节,避免人浮于事。特别应注意安全度夏和水环境的改良问题。应时时注意牙鲆防缺氧"浮头"和搞好"土油"的清除。下面就"土油"清除谈一些个人经验。养殖中,可混养一些活动性强的鱼类如真鲷、美国红鱼等。一来可增氧,二来可搅动水体。每次换水时,最后一段要彻底打开大闸门,这样水流较急,可刺激鱼体活动激烈,将"土油"搅浑,随水流冲出,以达到彻底换水目的。

  六、选择适当的养殖方式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关键在于回避高温。因牙鲆为冷温性鱼类,因此秋冬在南方较适应。所以有的地方可进中、大苗,从秋季开始养到翌年春末夏初收获上市,利用季节温差,进行短周期养殖,避开高温期,取得好效益。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