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土池养鳗技术

2025-5-11 21:29|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7|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淡水土池养殖欧鳗发展较快,已从沿海地区逐步发展到内陆山区较大面积的养殖。几年来,经对闽北各地土池养殖欧鳗过程中的土池建造、饲养管理、水中理化因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对病害防治技术进行进一 ...
近年来,淡水土池养殖欧鳗发展较快,已从沿海地区逐步发展到内陆山区较大面积的养殖。几年来,经对闽北各地土池养殖欧鳗过程中的土池建造、饲养管理、水中理化因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查,对病害防治技术进行进一步探索,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山区土池养殖欧鳗技术总结如下:

一、池塘条件

1.池塘面积:一般每口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东西走向,长宽比为2∶1或3∶2,池塘埂高度2米,水深1.5~1.8米,池堤坡度以1∶0.75为宜。

2.排灌设施:每口池塘分别设置进水和排污系统。连片大面积池塘开发,在设计时,为节省用地,进水渠可建在池堤顶上,每口池一侧设置进水口,并用水泥管或塑料管伸向池内30~40厘米。排水口(即排污口)设在锅底形池中央最低处或进水口对面处,在排水管内侧管口处设排污铁栅,排水管外侧设置2~3级闸门。安装管道时,应将管道从池内向池外排水口闸门处倾斜,以便排水、排污。

3.设增氧机:每口3~5亩土池设置1.5千瓦增氧机一台,面积大的可设二台增氧机。开增氧机时,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从凌晨3~4时至早晨7~8时为开机时间。白天当池水中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时,应及时开增氧机。

4.设饵料台:每口池设置饵料台一个,面积大的可设二个饵料台,以便于鳗鱼寻饵觅食。一般饵料台规格为0.9米×1.2米×0.2米,长方形,用圆钢筋制作,也可用钢筋制作框架,四周用聚乙稀网片缝合,网目的大小能让鳗鱼自由通过即可。饵料台安置于池边一侧,搭架距离池堤2~3米处,最好在饵料台上方搭设栅架,用黑色薄网遮盖,遮光利于欧鳗摄食。

二、清塘消毒

养殖欧鳗的土池,尤其是旧池,要排干池水,彻底挖除池底淤泥,让池底曝晒或经冬季冰冻,对改良底质有良好效果。池塘清塘改造后,再用药物彻底消毒,每亩池干塘消毒用生石灰60~80公斤溶解水后全池泼洒,杀灭淤泥中寄生虫和病原体,中和淤泥中的各种有机酸,提高池水的碱度和硬度,使淤泥吸收固定的营养盐交换释放。然后每亩再用90%晶体敌百虫1.5~2.0公斤泼洒,彻底消毒杀虫。

三、培育水质

池塘药物消毒7~10天后,注入新水30~40厘米,并用1毫克/升漂白粉全池泼洒消毒池水。然后投施氮、磷、钾肥培育水质,一般每亩施:(1)过磷酸钙1.5~2.5公斤,碳铵2~3公斤,或加施尿素1~2公斤;(2)单施复合肥3~5公斤。在池水中接种或培育蓝藻类的微囊藻,促其迅速繁殖,使水体呈绿色。再逐渐加高水位。每日约加5~10厘米,加至约70~80厘米水深。投放鳗种前应进行试水,在池中放置一网箱,网箱内投放5~10尾欧鳗,经24小时观察,若正常即可投放欧鳗。倘若不正常,应排干水后重新注水消毒、培育水质后试放鳗鱼。随着养殖水温不断提高,鳗鱼个体逐渐增重,水位要逐渐加高,一般水深要求达到1.5~1.8米。

四、投放鳗种

1.鳗种运输:鳗种运输一般用尼龙袋充氧包装运输,在拉网操作、运输时易受伤被细菌感染,故在运输袋中需加入抗生素等药进行消毒。常用的药物如海中宝3~5毫克/升和氟哌酸或土霉素3~5毫克/升药液消毒。鳗投放池塘2~3天后,再用呋喃西林或含氯消毒剂消毒。水泥池温室养殖与土池露天养殖相结合的鳗场,自养的鳗种也应杀菌、杀虫后,方可投放土池养殖。

2.投放时间:鳗种的投放时间,一般分为夏秋两季,夏季投放时间为4~5月,秋季投放时间为7~8月。

3.放养密度:鳗种放养密度,应根据各地的池塘条件、环境因素而定。目前闽北山区在池塘水源充足、配套设施完善的条件下,大致可分为三类:

(1)设计每亩产量1.1~1.5吨,放养规格在20~80尾/公斤,每亩放养鳗种数量6000~9000尾;

(2)设计亩产量0.8~1.0吨,放养规格30~100尾/公斤,亩放养鱼种数量5000~6000尾;

(3)设计亩产量0.6~0.8吨,亩放养鳗种数量3500~5000尾。

五、池水管理

一般认为水色以黄绿、草绿和茶褐色为好,池水肥沃、水色浓绿。一般土池养欧鳗的透明度以15~20厘米为宜。水中有机物含量在50~100毫克/升。透明度过小,应加大换水量,透明度过大应追施氮磷钾无机肥。养殖欧鳗一般溶解氧要求在5毫克/升以上,最适溶氧量在7毫克/升以上。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影响摄食,应及时开增氧机增氧。一般养殖水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宜超过20~25毫克/升,最适pH范围6.8~8.5,氨氮在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氮在0.02~0.1毫克/升范围为宜。

六、投饵管理

土池与精养池投饵管理有所不同,由于土池面积一般在4~5亩,水体大、换水量少,主要以培育藻类来稳定水质。因此,养殖欧鳗投饵管理要遵照“四定”原则。

1.定时:

因欧鳗有惧强光、趋弱光的习性,要求应在阴暗的时候投喂饵料。为此,每天投饵时间须根据不同季节而定。一般土池养鳗每天投喂饵料2次,凌晨3~4时投喂1次,傍晚6~7时投喂1次。

2.定位:

欧鳗投饵时要固定地点投喂,一般每3~5亩土池面积,设置一个用钢筋焊接的长方形的固定饵料台。6~9亩应设置两个固定饵料台,以驯养鳗鱼定位摄食的习惯。

3.定质:

饲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欧鳗的健康生长,要选择粗蛋白含量高,饵料效率高(即饵料系数低)的营养全价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优质的鳗鲡系列饵料能增强欧鳗体质,增进食欲,减少疾病,促进鳗鱼快速增长,提高鳗鱼的成活率和商品率。

4.定量:

投喂饲料量应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水质、水温和鳗鱼摄食的状况酌量增减。夏季高温,鳗鱼摄食较强,要适当控制投饵量,以防疾病暴发;秋季水温适宜欧鳗生长,可适当增加投饵量。在投饵过程中,切忌投饵过量造成浪费和污染水质。

七、鳗病防治

一般每10~15天用药物预防一次。细菌性疾病可用生石灰10~20毫克/升、漂白粉1毫克/升、高锰酸钾1.5~2毫克/升或含氯消毒剂全池泼洒杀菌;寄生虫病用敌百虫0.3~0.5毫克/升或杀虫剂杀灭寄生虫。在使用药物时,注意选择高效低毒的药物。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