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的成鱼养殖技术

2025-5-10 16:4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9| 评论: 0

摘要: 鳜鱼成鱼的养成方法有混养和单养两种。混养是将鳜鱼放养到其他成鱼塘中,以野杂小鱼虾为食,一般不用专投饵料,放养量少,单产较低。单养是选择适宜的池塘专门养鳜鱼,完全按照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要求进行养殖和 ...
鳜鱼成鱼的养成方法有混养和单养两种。混养是将鳜鱼放养到其他成鱼塘中,以野杂小鱼虾为食,一般不用专投饵料,放养量少,单产较低。单养是选择适宜的池塘专门养鳜鱼,完全按照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和生长要求进行养殖和管理,把体长3厘米以上的鳜鱼种饲养至体重400克以上的商品鱼,一般180天左右,快者140—150天。

1、池塘条件

单养鳜鱼的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3亩左右,水深2—3米,排灌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水流人。放养前,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放养方法

(l)直接放养3厘米鱼苗:

此法较适于池塘少、养殖规模不大的养鱼户。清塘消毒后,施放基肥培肥水质,每亩放养80—100万尾刚孵化的鲢鱼苗,培育15天左右。鲢鱼苗长到4—5朝规格时,就可放养鳜鱼苗。放养鳜鱼苗前,先将池水排去一半,再灌进新水,使池水稍为清瘦,然后放养鳜鱼苗,每亩放700—1000尾。该法优点是:放养初期饵料鱼苗丰富,鳜鱼生长快,工作简便,节省池塘和劳力,缺点是:放养时鱼种小,成活率低,—般为80%。

(2)培育成大规格鱼种再放养:

池塘较多、规模较大的养鱼户,可先将鳜鱼苗培育成体长12厘米、体重50克的大规格鱼种,约需49天时间,再转入成鱼饲养阶段。可用池塘培育大规格鱼种,具体做法与(l)法相同,但每亩放养鳜鱼苗4000尾;也可用网箱培育,入水深度1.2米的网箱,每平方米放养鳜鱼苗112尾。在成鱼饲养阶段,每亩放养大规格鱼种600—900尾,成活率一般为95%。

3、投喂饵料

(1)饲料鱼品种:

凡是没有硬刺的小鱼虾,都可作鳜鱼饲料。但从来源、经济、喜食等多方面选择,当以鲢等的苗为最好,一是体形细长,鳜鱼喜食;二是价格低,成本低;三是来源广,可以高密度培育,群体产量高。

(2)饵料鱼规格:

应根据鳜鱼各个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相应规格的饵料鱼(如下表)。

鱼养殖饵料鱼苗

  鳜鱼苗体长(厘米)饵料鱼体长(厘米)

    3-14       1.5-5

    15-20       3-6.5

    21-25       4.5-7.5

    26-30       6-9

    31-35       7.5-1.5

  (3)饵料日投喂量:

把体重0.5克(全长3厘米)的鳜鱼苗养至50O克的商品鱼,需消耗饵料鱼约5000尾,重3公斤。饵料日投喂量占体重从70%开始,逐渐减少到8—10%。

(4)投饵技术:

①根据养殖规模、产量指标,以及放养与收获的时间安排,预先制订饵料鱼的生产计划,包括供应时间、品种、规格和数量;

②根据鳜鱼的生长需要,定期(3—5天为l期)投放补充饵料鱼,使池塘中饵料鱼经常保持一定的密度,保证鳜鱼每天能吃饱;③在不超出池塘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多投放饵料鱼苗,让其在池塘中活动生长,鳜鱼吃剩下的饵料鱼苗,待到清塘时回收销售。

4、日常管理

要求每天早晚巡视池塘各1次,观察鳜鱼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要注意饵料是否充足。饵料充足鳜鱼才长得快。否则,生长停滞,个体消瘦,大鱼吃小鱼要加强水质管理,经常冲注新鲜水,保持水清新。还要安装增氧机,防止鳜鱼缺氧浮头。

5、捕捞与防盗

鳜鱼有在池底打窝的习性,日间常潜伏在窝内,拉网捕捞上网率很低,但徒手捕捉却很容易,熟练的渔工1小时可捕捉20—30公斤,适合少量上市。也可用抛网、手网或容器捕,大量上市必须放干池水捕捉。由于徒手就能捕到池养的鳜鱼,而鳜鱼的售价很高,每公斤50元以上。因此,防盗就成为饲养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最好日夜都有人在塘头值班看守。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