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鱼是我国的名贵水产品之一,长期以来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为了开发这一珍贵鱼种,我国水产科研部门在研究大水面移殖大银鱼成功的基础上,又探索出大银鱼池塘养殖技术,为发展银鱼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一、大银鱼在池塘中的习性 1.栖息习性到 大银鱼在池塘中多生活于下层,除缺氧外,极少发现在上层活动,如池周、池底有水草,往往钻入其中,受惊扰时,甚至钻入底泥中。仔幼鱼有较强的趋光性,夜晚能被灯光诱集成群,可用灯光来检查其生长和摄食情况,成鱼无趋光性。 摄食习性:幼鱼出膜后第10日龄开食,开食饵料是轮虫,以后逐步选择较大易得的浮游动物为食,顺序为无节幼体、桡足幼体、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大银鱼为肉食性,以小型的鱼虾为主食。 2.繁殖习性 在池塘中,大银鱼能正常生长和发育至性腺成熟并自行产卵。性腺发育及产卵特征与天然水域基本相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2月下旬至1月上旬为产卵高峰期。一般在带有水草的硬质池底产卵,产卵较集中,受精率可达80%~90%。 3.池塘条件 一般选择老口池塘,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避风向阳,进排水方便。单养池面积3~5亩,套养池5~10亩,池深2米以下,底泥0.2米左右,池周有适量水草。一般不与动物食性和杂食性鱼类混养。 二、种苗放养与培育 1.准备种苗放养池 将饲养家鱼的肥水池拉网,适当翻动底泥表层后,再将此池水灌入经清淤除害后的鱼池中。这样做是因为大银鱼开食时气温低,池塘水质难于培育,尤其是轮虫密度低,使用家鱼池肥水并输入轮虫休眠卵,可迅速提高鱼池饵料密度。此项工作应在放养前两周完成,放养前池水深0.6米。 2.种苗来源 首次饲养所需的种苗,可在天然水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