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美白幼虾传染性疾病得到控制

2025-5-5 23:46|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2| 评论: 0

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广东省及浙江部分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普遍发生南美白对虾幼虾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极高。有关技术人员在发病率较高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疾病发生原因的探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病害控制实验,现将情况 ...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广东省及浙江部分南美白对虾养殖区域普遍发生南美白对虾幼虾传染性疾病,死亡率极高。有关技术人员在发病率较高的部分地区进行了疾病发生原因的探询,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病害控制实验,现将情况简报如下:

  一、病虾发病规格及症状

  通常在体长3--8cm,病虾活动能力下降,摄食减少,须红、少部分有红体现象,壳软,肝胰腺肿大,颜色变淡且有糜烂现象

  二、病池水质状况

  水体总菌数均在4x10(右上5)cfu/mL以上,氨氮在1.8ppm以上,透明度甚至小于10cm,有机物耗氧在15ppm以上。

  

  三、病原检测

  采用核酸探针方法测定,90%病虾样品呈阳性,可以判断主要是WSSV感染。

  四、控制方法

  1.首先全池泼洒高能氧0.2ppm,间隔2小时后,全池泼洒强克101,其用量为0.2ppm,同时要马上开动增氧机;

  2.第二天继续全池泼洒强克101,其用量为0.2ppm,同时要马上开动增氧机,次日全池泼洒一次水产用二溴海因,其用量为0.2ppm;

  3.再间隔48小时后,全池泼洒中鱼硝化宝(硝化细菌)0.8ppm,相隔12小时后全池泼洒中鱼益水宝(枯草芽孢杆菌)0.5ppm及光合细菌5ppm,注意在泼洒光合细菌时,须与沸石粉同时应用;

  4.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在饲料内混饲部分药品及添加剂,通常每公斤饲料内添加中鱼尼考1.5g、惠尔C2g、免疫多糖4g及生物酶2g,须连续饲喂7天--10天。

  经过以上控制方法尝试,对于当前南美白对虾幼虾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现可明显降低死亡率50%--70%。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