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蟹黑鳃病的实用防治技术

2025-4-28 15:19|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7| 评论: 0

摘要: 黑鳃病是幼蟹培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塑料大棚内培育豆蟹过程中更易发生,并可造成一定量的死亡,严重影响河蟹大眼幼体培育的成活率。黑鳃病一般发生在大眼幼体下池后的20多天内进入二期幼蟹的后期,幼蟹有爬岸 ...
黑鳃病是幼蟹培育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塑料大棚内培育豆蟹过程中更易发生,并可造成一定量的死亡,严重影响河蟹大眼幼体培育的成活率。

黑鳃病一般发生在大眼幼体下池后的20多天内进入二期幼蟹的后期,幼蟹有爬岸(网)现象,俗称“上网”,进入三期后期、四期初此类现象较为严重,在充气气头旁会发现死蟹,俗称“暗死”,但在池壁、岸沿没有发现死亡,发生此类疾病的池水基本正常,没有严重恶化现象。病蟹行动迟缓无力,体表光洁无泥渍。镜检鳃丝无寄生虫,无附着物,鳃丝呈灰色或黑色。

笔者在赣榆应用以下方法进行控制幼蟹黑鳃病的防治实验,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特介绍如下:

防治方法:

1)首先排去池中老水2/3,再重新补充新水;

2)换水后即全池泼洒“强克101”,其用量为每立方水体0.2ml,同时泼洒沸石粉,其用量为每立方水体60克;

3)次日换新水,再次全池泼洒“强克101”,其用量为每立方水体0.2ml即可;

4)间隔一天后,全池泼洒沸石粉,其用量为每立方水体60克;

5)再间隔2天,全池泼洒中鱼尼考,其用量每立方水体0.5克即可。

6)在外用药物的同时,须投喂药饵7天,每千克饲料内添加中鱼尼考1.5克、生物酶活性添加剂3-4克。

通过以上方法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在治疗的2天后基本无上网现象,4天后暗死现象很少发现,活动逐渐恢复正常,鳃丝干净。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