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养殖泥蚶养殖方法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高,易管理,现介绍技术要点如下: 1、放苗前的准备工作 1.1底质泥蚶属理栖贝类,喜欢泥沙底质,泥占70%,沙占30%左右为宜。虾池大小不限,有进、排水闸门即可。 1.2松土收早班后,将虾池中的积水全部排空,封闭好进、排水闸门,晒池子,到12月份进行松土。具体做法是用推土机和小型拖拉机带犁耕翻,深度约15—20cm,然后再曝晒20天,3月中旬进水浸泡池子,3月下旬进水冲刷。 1.3消毒3月下旬进行,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捣细,全池播撒均匀,然后进水。或者使用5—10×10-6的漂白粉,先进水20cm,将漂白粉加水稀释搅拌均匀后全池泼洒消毒。 1.4肥水4月上旬进水,水深在30cm左右,并施肥。有机肥(如鸡粪、马粪)经过发酵后每亩施15—25kg;若施无机肥(如磷酸二氢铵、尿素、碳酸氢铵等),每亩可施2kg。以后每天进水10—15cm,3天施肥一次,有机肥每亩施7.5—10kg;无机肥每亩可施1.5—2kg。施肥量与施肥次数可根据水肥情况而调整。 2、放苗养成 2.1放苗时间4月下旬池中单胞藻繁殖起来,饵料比较充足,池中水温、盐度、pH值调节得比较适宜,气温也较适宜于苗种的运输,是放苗最好的时间。 2.2放苗方法多年的实践证明,使用小船,用木撮子、塑料瓢均匀播种比较好。播种起点与池水面不超过40cm为宜,这样做一是提高泥蚶苗的成活率,二是饵料充足,三是不乱踩池子滩面。 2.3规格、密度若蚶苗规格在0.5cm以上,每亩放养200—250kg;规格在1cm以上,每亩放养300—350kg;规格在2cm以上,每亩放养350—400kg。 3、养成管理利用虾池养殖泥蚶比养殖其它品种简单,除防敌害、防盗外,主要是做好日常水质管理。 3.1前期管理4月上旬—6月上旬水温回升比较慢,海水营养盐含量低,单胞藻繁殖也比较慢,此期多进水、少排水,每3天施肥一次,最好是有机肥,每亩施5—10kg,若施无机肥,则每亩1—1.5kg。 3.2中期管理6月中旬—8月下旬大汛潮时,每天换水70%,来潮时进水70%,基本上是大排大进,到汛末时加高水位。每亩施无机肥1kg,保持池水中单胞藻的正常繁殖。 3.3后期管理进入9月份以后,水温逐渐下降,海水中的营养盐也逐渐下降。单胞藻繁殖也比较慢,主要采取多进、少排的方法,在进水的同时施肥,施肥量与施肥次数根据水肥情况而高速并延续到泥蚶收获。 4、监测每天早6:30、下午3:00分别测量水温、盐度,每周测量一次pH值,每汛期用显微镜检查单胞藻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