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水花饲养20来天,全第约3厘米左右,就叫夏花鱼种。根据本人苗种掊育两年多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池子的选择 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无污染,池塘光照要好,进排水方便,长宽比为3:2,池子大小以2~3.5亩为宜,池深2米,底质以壤土为好。此外,配有增氧设施。 二、池子清整 池子修整:池子的闸门要牢固,老池取出池底过多的淤泥,并保持有5~10厘米厚淤泥,有利于培养饵料生物。 池子消毒:每亩干池用生石灰50~60千克或200克/米3,晴天中午全池泼洒,7~10天后投苗,或用20克/米3漂白粉全池泼洒,3~4天后投苗。 三、放养密度 每亩放养水花30万~40万尾。为了安全起见放苗前一天要放些试水鱼,待确定中药物毒性完全消失后,方可放苗。放苗时水质要求清爽,透明度控制在40~50厘米,防止池中大型水蚤刺伤鱼苗。放苗前,确保几天内有晴好天气,这对苗种成活率有相当影响。投苗,选择晴天早晨7:00~8:00,前后要注意温差,首先把充氧尼龙袋放于水中浸泡30分钟,倒苗时在池子上风处,首先拨开水面,然后往后拉袋角,使鱼苗在水中均匀、不沉底。 四、日常管理 投饲技术:放苗3~4小时后,就可以开始投喂,每10万尾鱼苗每日投饵6枚蛋黄和250克幼鳗料,蛋黄须经40目窗纱过滤;一般每天投饵5~6次。投饵时没池边均匀泼洒,要求量少次多;10天后,改为豆浆投喂,投喂量适当多些,日投饵量每五天调整一次,此外,还依天气、水温、水质进行酌情增减。 水位控制:刚开始水位为50厘米深,以后每5~6天加水20~30厘米,直至1.5米深。 巡塘:每天巡塘3次,早、中、傍晚各一次,早晨检查池边是否有蛙卵、杂物,及时捞出并观察浮头程度,并作为投饵量和添水依据;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傍晚观察是否有鱼病发生征兆。 拉网锻炼:鱼苗培育20来天,出池前要拉网锻炼2~3次。选择晴天上午9~10点,第一次集网时,动作要轻、快;以后二至三次集网时间适当延长。其目的增强鱼体体质。此外,勤记录,包括:水温、投饵、用药等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