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字池养鱼 稻鱼草丰收

2025-4-11 22:0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49| 评论: 0

摘要: 近年来,我地推广稻田改建“回”字形池塘养鱼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稻鱼共生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实现了稻、鱼、饲草三丰收。一般亩产商品鱼500公斤、稻谷150公斤、饲草2000公斤,这一方法是当前很有潜力的稻田养鱼新模 ...
近年来,我地推广稻田改建“回”字形池塘养鱼新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稻鱼共生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实现了稻、鱼、饲草三丰收。一般亩产商品鱼500公斤、稻谷150公斤、饲草2000公斤,这一方法是当前很有潜力的稻田养鱼新模式。

开挖鱼塘。“回”字形池塘由池埂、鱼沟和平台三部分组成,面积均为鱼塘总面积的1/3。池埂在外围,鱼沟居中,平台在内。要求鱼沟底距平台2米,平台比池埂低2.5米。将挖沟取出的泥土作成斜坡状的池埂,便于种植牧草。平台整平,种植水稻、大小麦等精饲料。

投放鱼种。每亩投入体重200克以上的草鱼80尾,50克的鲢、鳙鱼各100尾,100克以上的鳙鱼60尾。还可适量搭配泥鳅、黄鳝等优质鱼种。

巧种饲料。利用池埂种植牧草,从5月份起每天都可收割喂鱼(从牧草产量、品质、营养价值、适应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建议种植健宝、扁穗牛鞭草、桂牧1号等品种。具体技术请参考本报9月11日2763期、9月18日2765期《养殖天地》版──编者注)。5月上旬,在平台种植水稻,8月上旬收完水稻和牧草后,整地施肥,种上越冬牧草如黑牧草等,冬、春季节可收割利用,直到4月底。

合理投饵投饵要根据季节、水质、天气和鱼的摄食情况而定,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定人投放。残渣剩饵应于当天傍晚捞除,以免腐烂败坏水质。6~9月份,每10~15天追施一次腐熟的人畜粪肥,每次50公斤;或亩用尿素0.75公斤、磷肥1.5公斤分别溶于水后,全池均匀泼洒。

调节水质1~4月,水温低,鱼类个体小,摄食能力弱,可让鱼集中在鱼沟里饲养。5~7月,水温升高,每隔10~15天应注新水一次。8~10月,鱼类个体显著增大,要扩大水体空间,便于鱼类活动,速长增肥。

防治鱼病坚持勤巡塘,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对症防治鱼病。原则是防重于治。

适时捕捞这是“回”字形池塘养鱼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一般应分次捕鱼,全年捕捞6~8次,做到捕大留小、捕放结合,这样出池的商品鱼规格大,效益好。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