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日本对虾亲虾越冬成活率的措施

2025-4-1 21:28|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00| 评论: 0

摘要: 一、亲虾选择选择体重在30克以上,体质健壮,活力强,肢体完整,无伤痕,甲壳透明,体色新鲜,身体无特定病原体,体表无寄生虫,鳃色正常,塘养或海区捕获的亲虾。控制雌雄比为1:0.8。二、越冬池准备越冬池采用水泥 ...
一、亲虾选择

选择体重在30克以上,体质健壮,活力强,肢体完整,无伤痕,甲壳透明,体色新鲜,身体无特定病原体,体表无寄生虫,鳃色正常,塘养或海区捕获的亲虾。控制雌雄比为1:0.8。

二、越冬池准备

越冬池采用水泥池铺砂,要求砂厚5-10厘米。铺砂面积约占池底面积的80%,用红砖围成砂堆位于池的中央,其余四周中的20%面积不铺砂,作为投饵台。在其使用之前,要用100克/米3高锰酸钾消毒、清洗。

三、亲虾放养

选择在当外界自然水温降至15℃以上。一般为11月上、中旬。密度控制在13-15尾/米3。

四、日常管理

1.控制水温一般维持水温15℃以上。当水温降到15℃以下时,其摄食明显减少,体质下降,性腺发育受到抑制或停止;当水温降到10℃左右时,其摄食其本停止,且较易死亡。

2.控制盐度要求盐度在17‰以上。当海水盐度骤降幅度大于4‰时或连续低盐度下,日本对虾不仅容易出现异常脱皮死亡,而且对性腺的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控制光照要求控制光照在500-1000勒克斯之间。当水温升高且亲虾开始交配时,光照要适当加大到1000-1500勒克斯,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以促进亲虾的性腺发育。但若光照过强,反而会抑制性腺发育而出现退化。

4.控制水质每天测量水中氨氮含量,并吸污、换水各一次。前期水温在15℃左右时,日换水量1/3-1/2;后期随水温升高,换水量增加到2/3,且视砂质变黑情况考虑转池,以保证水质清新。

5.充气要求连续充气,气头密度0.5个/米2左右。

6.饵料选择要求日投饵一次,投饵量为亲虾体重的5%左右,同时要注意观察水温变化和残饵量来调整投饵量。要求饵料多样化,一般饵料种类为蛏子、牡蛎、小虾及沙蚕等,以牡蛎最为喜欢。

7.控制底质由于日本对虾喜欢潜砂,主要因其排泄物滞留砂中而使砂堆变黑,为保持底砂环境清新,要采取转池、消毒、清洗措施。一般15天转池一次,用100克/米3漂白粉或15~20克/米3高锰酸钾对砂堆、红砖及池壁等消毒。

8.控制亲虾促熟越冬后期,随着水温升高,亲虾活动增强,性腺发育加快,体能消耗较快,且疾病易发,一量性腺促熟措施不当,易导致亲虾大批死亡。为防止此情况发生,在采取切除眼柄性腺促熟时,要控制日升温幅度在0.5℃左右,加大换水量,增加充气量,投喂鲜活的、亲虾喜欢的饵料,如牡蛎、沙蚕等,以保证其环境清新、能量补充和供应及时充足。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日本对虾在室内5个月成功越冬,入池600尾,出池483尾,越冬成活率为80.5%。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