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蜕壳时的管理措施

2025-3-7 07:4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62| 评论: 0

摘要: 近几年来,我们对河蟹蜕壳前后的管理与最后的收成效益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小结如下:一、放养前的准备准备4个试验观察池塘,每个池塘4-6亩,池塘可蓄水1.5米以上,要求池塘保水性要好。养殖池 ...
近几年来,我们对河蟹蜕壳前后的管理与最后的收成效益关系进行了观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小结如下:

一、放养前的准备

准备4个试验观察池塘,每个池塘4-6亩,池塘可蓄水1.5米以上,要求池塘保水性要好。养殖池中种植伊乐藻、苦萆等水草。要求水草覆盖面积达到池塘水面70%左右,以便河蟹蜕壳长所需。

二、苗种放养

2只试验池和2只对照池同样每亩放蟹苗500-600只左右,放养的蟹苗规格大致相同。

三、科学管理

1.水质管理控制水的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每月每亩用10千克生石灰一次,以改善水质。正常每周加换水一次。

2.合理投喂投喂时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为主,合理搭配一些植物性饵朴。喂食一般每日2次,上午9时左右一次,占30%,晚上5-6时一次,占70%,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节喂食量和比例。

3.注重病害防治在5月、7月份各使用纤虫杀一次,灭杀纤毛虫。每月用溴氯海因或强氯精一次。

四、河蟹蜕壳时的管理

1.在饲养过程中,通过观察得出如下经验:如果前天晚上(5-6时)喂的饲料,第二天早晨发现食物没有动或动了很少一部分,就表明河蟹已经开始蜕壳,在这以后的两三天中我们对试验池每天进行水流冲击。对照池按正常的7天左右冲水一次。两三天过后,即对试验池大量投喂含动物性饲料的饵料,以满足蜕壳后的河蟹生长需要,否则就会出现大量水草浮在水面上,主要是因食物不足而被河蟹所吃,并且会发生自相残杀的现象,从而最终影响蟹的产量。

2.从小扣蟹长成商品蟹,一般要蜕13次壳左右。收获时一般平均个体达到150克以上,其中发现最大个体达350克。通过9月份的观察发现,蟹蜕壳时间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

五、总结

通过试验发现,在蟹蜕壳时及时进行水流冲击能有效地促进河蟹集中蜕壳,减少河蟹的死亡率。在河蟹蜕壳后集中投喂含动物性饲料的饵料,能促进蟹的快速生长,尽可能快地提高河蟹防御敌害的能力,防止河蟹间的自相残杀,使河蟹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及时冲水的池塘成蟹个体相对没有冲水的塘中要大,蟹产量能提高10%左右。所以做好河蟹蜕壳时的管理能大大提高养蟹效益。(摘自科学养鱼)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