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吴江市震镇渔业村的乔洪锁、乔洪英及陈星星三人于199年承包了永乐村的50亩稻田开鱼池,实行以蟹为主的鱼、虾、混养。其中26亩养扣蟹,11亩养豆蟹。经过精心饲养,当年扣亩产25公斤、豆蟹亩产35公斤,同时亩产青虾15公斤、花白鲢3公斤。放养扣蟹的亩获利3000元,豆蟹的亩获利100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做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严格清池消毒,严防病菌发生 首先对开挖好的鱼池在阳光下进行曝晒半个月左右,再在放蟹种前15-20天进行池塘消毒,亩施漂白粉5公斤,在蟹种放养时用孔雀石绿对体表进行杀菌消毒。通过以上几项工作,有效地防止了病菌的发生。 二、掌握放养数量,确保蟹、虾、鱼比例 他们于1月底在其中一个26亩的鱼池中放养扣蟹1.2万只,2月份放花白鲢290公斤,8月中旬放虾苗65万尾。在11亩的一只鱼池中,2月份放花白鲢110公斤,4月中旬放豆蟹2万只,8月中旬放虾苗27.5万尾。实践证明,通过鱼、虾、蟹混养,调节了水质,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种植水草,改善环境 由于第一年养蟹,他们虽然没有在池塘里种植沉水性水草,但还是在4月放养了一行水花生。多少改善了一些环境,以利河蟹吃食和提供栖息场所。 四、科学投喂饲料,努力降低成本刚开始投喂饲料以植物性饲料为主(黄豆、小麦、玉米等),一个月后改吃动物性饲料为主(小鱼、螺、蚕蛹等),做到日投两次:白天投1/3、晚上投2/3。 五、加强水质管理,做到肥、活、嫩、爽 他们的鱼池水质良好,得天独厚。从6月份开始,每隔20天至1个月换一次水,每次换1/3左右,确保水的新鲜;从5月份开始,每隔15天施一次生石灰,亩施10公斤,以增加钙质,同时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摘自科学养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