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高寒地区池塘养殖淡水白鲳技术

2025-2-22 15:4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93| 评论: 0

摘要: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其体形与海水鲳鱼相似,肉厚、味美、刺少、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淡水白鲳食性杂、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是优良的养殖品种。  由于淡水白鲳 ...
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其体形与海水鲳鱼相似,肉厚、味美、刺少、食用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淡水白鲳食性杂、生长速度快、病害少、耐低氧、易捕捞,是优良的养殖品种。

  由于淡水白鲳易上钩,也是很受欢迎的游钓品种。

  淡水白鲳生活温度范围为12℃~35℃,养殖水温不能低于12℃,在黑龙江省池塘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淡水白鲳最先在黑龙江省电厂的温流水和温室内养殖,近年来又在室外普通池塘养殖,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可养殖90天~100天。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以5亩~15亩为宜,池深2米以上,池底平坦。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不渗漏。池塘需配备3千瓦的增氧机一台。鱼种放养前一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清塘消毒,池塘水深0.8米~1米,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或漂白粉10千克~15千克。之后,每亩施腐熟发酵的粪肥200千克~300千克肥水。

  二、鱼种放养

  4月下旬至5月初,每亩放养规格100克左右的鲢、鳙鱼种120尾~150尾。6月上旬,水温稳定在15℃以上时,每亩可放养规格50克左右的淡水白鲳鱼种500尾~800尾。

  三、饲养管理

  采用配合颗粒饲料驯化投喂,驯化方法与鲤鱼相同。在池塘边搭长3米~4米的栈桥作为投饵台,边敲出声响,边向池塘内撒饵,使淡水白鲳养成集群上浮抢食的习惯。配合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要求达到28%~32%。每天投喂量占淡水白鲳总重量的3%~5%,每天投喂3次~4次,每次投喂30分钟~40分钟,以鱼吃八成饱为宜,即投喂至大部分鱼游走为止。

  四、水质调节

  鱼入池后,每隔5天~7天加一次新水,至6月中旬水深达到1.5米~1.8米,以后勤补水,保持这一深度。7月~8月份,坚持每天中午开增氧机机1小时~2小时。15天~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亩水面用生石灰20千克~25千克。

  五、鱼病防治

  鱼种入池前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0分钟左右。每隔20天全池泼洒一次杀菌药物,每立方米水用富氯0.2克。防治鱼病时,不要使用"敌百虫"和孔雀石绿,这两种药物易使淡水白鲳中毒死亡。

  六、捕捞

  淡水白鲳易上钩,饲养期间可开展游钓。进入9月上旬,水温开始下降,这时淡水白鲳需全部起捕上市,出池规格可达500克以上。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