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为了正常的代谢和生理活动,需要一定的溶氧量。池塘溶氧量的大小对鱼类的搔食串、饵料利用宰和鱼体增重率也都有很大影响。溶氧不足,鱼的摄食串和饵料利用串都显著减少,生长减慢。我国养殖的几种主要鱼类,在成鱼阶段,可允许的溶氧量为3毫克/升以上;当溶氧降低到2毫克/升以下时就会发生轻度浮头;当溶氧降低到o.6-o.8毫克/升时出现严重浮头;当溶氧再降低到o.3-o.6毫克/升时就会窒息死亡。 淡水白鲳对溶解氧的要求比一般鲤科鱼类甚至比罗非鱼都低,对低氧的忍受能力较强。当溶氧为4-6毫克/升时,生长最佳;溶氧为3毫克/升以下时,食欲受到影响;溶氧为1.8毫克/升时,还能少量摄食;溶氧降到1.5毫克/升时,淡水白鲳的活动比尼罗罗非鱼显得活泼;溶氧降到o.5毫克/升以下时,四大家鱼和罗非鱼因缺氧而浮头,甚至发生少数个体窒息死亡,淡水白鲳在此情况下,也少见浮头。在缺氧时,则利用其下唇产生的可逆伸展帮助呼吸,提高了其对低氧的忍受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