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鱼健康养殖

2025-1-27 13:0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02| 评论: 0

摘要: --鱼病防治技术措施池塘主养武昌鱼时,病害防治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当鱼进入稳定的摄食阶段后,就要注意防病管理,注重贯彻防重于治的防治,定 ...
--鱼病防治技术措施

池塘主养武昌鱼时,病害防治是项目成功的关键,我们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当鱼进入稳定的摄食阶段后,就要注意防病管理,注重贯彻防重于治的防治,定期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10—15天用碘液或海因类全池泼洒一次。每半月投喂鲂鱼专用药料,以调整鱼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促进生长。

1赤皮病的防治

赤皮病的病原为荧光假单胞菌,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病灶部位鳞片松动和脱落,尤以鱼体两侧较为常见,有时也出现在背部、腹部。常伴有鳍基充血,鳍末端溃烂,鳍条组织破坏等蛀鳍现象。此病的发生大多只在养殖过程中,经过捕捞、运输、分养后,显然是与鱼体受损有关,此外,体表因寄生虫寄生也可诱发此病。此菌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春、夏、秋季易发生,鱼经越冬后,因受冻伤,开春后易造成流行。发病时若不进行治疗,则8~10天内可死亡。为了避免此病的发生以及给养殖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我们的做法是:①捕捞、运输、放养操作细致,尽量避免鱼体受伤。②定期换水、消毒,保持水质清新。③鱼种放养前可用10~20mg/L的漂白粉浸洗,浸洗10~20分钟,或1~1.2g/m3漂白粉全池泼洒,连用3天。④中草药五倍子用量为2~4g/m3煎汁全池泼洒。⑤每亩水面用菖蒲和蓖麻各4~5kg打碎成浆,略经浸泡后,将渣汁混匀全池泼洒。这些措施的落实,有效地防止了此病的大面积发生。

2水霉病的防治

水霉病病原是多种水霉和绵霉。霉菌从鱼体伤口侵入时,肉眼看不出异状,当肉眼能看到时,菌丝已深入肌肉,蔓延扩展,向外生长成绵毛状菌丝,似灰白色绵毛,故称白毛病;病鱼体表黏液增多,焦躁或迟钝,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此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易发生。水霉菌等多是腐生性的,因此,鱼体受伤是发病的诱因,扦捕、运输、体表寄生虫侵袭和越冬时冻伤等均可导致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仅可以导致病鱼死亡,而且也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方法:扦捕、运输后,用2%~5%的食盐溶液浸洗鱼5~10分钟,可预防此病发生。治疗用下列方法:1、食盐400g/m3+小苏打(碳酸氢钠)400g/m3合剂,浸泡病鱼24小时。2、亚甲基蓝2~3g/m3,全池遍洒。⒊每亩菖蒲汁2.5~5kg,加食盐0.5~1kg,人尿2~5kg全池泼洒。⒋每亩乌剑莓0.6kg、辣蓼3kg、枫杨树叶2.4kg、乌桕叶3.5kg、,混合煎汁后,加水25kg,全池泼洒。

3烂鳃病

此病多发于4~5月份,可采用漂白粉10毫克/升每天一次,连续2~3天药浴;或采用硫酸铜与漂白粉合剂8毫克/升与10毫克/升混合液药浴,每天一次,连续2~3天;药浴时间视水温和鱼的情况,一般为10~20分钟。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