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细菌性疾病及防治

2025-1-24 10:41|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31| 评论: 0

摘要: 近几年来,我国加州鲈鱼养殖发展很快,放养密度显著增加,常引起加州鲈患各种疾病而死亡。现将几种细菌性疾病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1 白皮病1.1 病因:为白皮极毛杆菌(Pseudomonasdermoalba)感染所 ...
近几年来,我国加州鲈鱼养殖发展很快,放养密度显著增加,常引起加州鲈患各种疾病而死亡。现将几种细菌性疾病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以供养殖者参考。

1 白皮病

1.1 病因:为白皮极毛杆菌(Pseudomonasdermoalba)感染所致。通常是在池塘水质不良施用没有充分发酵的粪肥,或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猛引起鱼体受伤等诱因存在时,才会导致加州鲈发病。

1.2 症状:发病初期,病鱼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扩大蔓延,以至臀鳍上方至尾柄全部白色,严重时病鱼浮出水面,最后衰弱死亡。

1.3 危害及流行情况:此病主要发生在5cm以下的鱼苗鱼种阶段,发病后2~3就死亡;发病时间一般在春夏季,以4-6月此病最常见,流行地区较广。

1.4 预防与治疗:保持水质清新,确保充足适口饵料,拉网和运输时操作要较慢,避免鱼体受伤。用漂白粉1mg/L全池遍洒。五倍子捣碎后,用开水溶成2-4mg/L全池泼洒。

2 疖疮病

2.1 病因: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Aeromonaspunctataffutrunculus)感染所致。此病可能与营养不良和水环境盐度过高等有关。

2.2 症状:病鱼躯干部皮下肌肉组织溃烂,并隆起红肿,脓疮内充满脓汁和细菌,周围皮肤和肌肉发炎、充血。

2.3 危害及流行情况:全年均可发生,但冬季较流行。此病主要危害成鱼和亲鱼。

2.4 预防方法: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防止鱼体受伤;鱼种放养前用5~mg/L漂白粉溶液浸洗或用2~3%食盐水浸洗。

2.5 治疗方法: 用磺胺噻唑与饲料拌成药饵,每100公斤鱼第一天用药10g,第2~6天药量减半。1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或用五倍子2~4mg/L全池泼洒。

3 烂鳃、烂嘴病

3.1 病因:为柱状纤维粘细菌(Cytophagacolumnaris)感染所致。

3.2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离群独游,行动缓慢,鳃丝呈淡红色或白色,末端溃烂,唇端表皮发炎、糜烂,鳍烂、体表附有许多粘菌。

3.3 危害及流行情况:各种规格的加州鲈均可发生,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达60%。发病季节在春末夏季,28~35℃是最适流行温度。

3.4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新,经常用生石灰消毒、调节水质。用1mg/L漂白粉全池泼洒。3%食盐水药浴病鱼10分钟,同时用土霉素原粉拌料投喂,每日每100公斤鱼5-10g,3天一个疗程。

4 烂尾病

4.1 病因:为一种细菌感染所致,菌种尚未确定。

4.2 症状:病鱼体色较黑,部分尾鳍烂掉,常浮游水面,食欲减退,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4.3 危害及流行情况:各种规格鱼均可发病,发病时间多为冬春两季,发病时间较长,有一定死亡率。

4.4 治疗方法:用1.2mg/L的漂白粉全池泼洒。病鱼用3%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5 红点病

5.1 病因:病原体为细菌,菌种尚未确定。

5.2 症状:本病特征为显著性的全身性出血,在水中常常看到病鱼体表有一个个小红色出血点。

5.3 危害及流行情况:各生长阶段加州鲈均可感染此病,发病时间多为夏季,水温高和水质不良,有一定死亡率。

5.4 预防方法,同2.4。

5.5 治疗方法:全池泼洒0.3~0.4mg/L三氯异氰尿酸,严重时隔天泼一次,连泼三次。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