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常见病害防治

2025-1-10 19:05|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25| 评论: 0

摘要: 一、水霉病该病在鳜鱼卵的孵化、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鳜鱼孵化率的主要病害。在孵化期间遇水温较低时易感染此病,易使受精卵发育停滞,严重时会互相感染而造成胚胎大批死亡 ...
一、水霉病

该病在鳜鱼卵的孵化、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鳜鱼孵化率的主要病害。在孵化期间遇水温较低时易感染此病,易使受精卵发育停滞,严重时会互相感染而造成胚胎大批死亡。如及时治疗,胚胎还可继续发育。鱼苗至成鱼阶段的水霉菌,主要是捕捞、转运过程中操作不仔细,鱼体外伤严重,水霉菌感染伤口引起此病,病鱼体表常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以至瘦弱、死亡,防治方法如下:

1、注意亲鱼的强化培育,以提高鳜鱼卵的质量和抗病能力。产后亲鱼要及时护理,可涂抹孔雀石绿软膏,预防该病发生。

2、卵产出后,立即用2毫克/升孔雀石绿溶液消毒。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保持良好水质,已患病鱼卵按100毫克/升浓度泼洒孔雀石绿,停水5分钟后恢复流水,也可用0.2%食盐水和0.2%碳酸氢钠泼洒。

3、鱼苗脱膜后,应及时清除坏卵和卵膜,以防感染。

4、苗种及成鱼阶段注意拉网和运输环节,勿使鱼体受伤。已患病鱼体用2%食盐水浸洗10分钟,也可用1%食盐水加几滴食用醋浸洗5分钟,效果均很好。

二、纤毛虫病:由纤毛虫类的车轮虫、斜管虫引起。

1、症状:病鱼头部有灰白色点状物,嘴张开,游泳失去平衡下沉或在水中翻滚,严重时鱼体死亡、纤毛虫病是夏花至冬片阶段危害较严重的鱼病,大量寄生两类纤毛虫时,会使鳜鱼短时间内大量死亡。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丝上,破坏鳃组织。而斜管虫主要寄生在头部、皮肤及鳍条,使鱼体失去粘液,皮肤变为灰色。多数同时寄生。

2、预防方法

(1)管好水源,保证水质清新,是根本方法。

(2)对已发现患病的鱼池,每天用2%食盐水或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及1ppm孔雀石绿各泼洒一次。

(3)当鱼体患病较重时,可用100ppm甲醛或20ppm新洁尔灭消毒液浸洗鱼体10分钟,用2%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三、锚头鳋和中华鳋病

1、症状:锚头鳋主要寄生在鳜鱼体表,使鱼体消瘦,失去游泳及捕食能力。中华鳋主要寄生在鳃部,破坏鳃组织,影响呼吸能力。主要危害鳜鱼种,危害较大,1尾5厘米长的幼鱼若寄生2个锚头鳋,即可死亡。

2、预防方法:

(1)放苗种前彻底清塘,随时注意水源与饲料的清洁工作。

(2)鳜鱼的饵料可用15ppm高锰酸钾浸洗2小时,以免带入鳋体。

(3)用5ppm浓度的晶体敌百虫浸洗5分钟或按0.5ppm浓度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可使鳋体脱落。

四、烂鳃病

1、症状:发病多在高温季节,鳃丝腐烂有白色斑点,并有污物和粘液附着,病鱼游动缓慢,不吃食或吃食少,不久即死。

2、防治方法

(1)2ppm硝酸亚汞深液浸洗10分钟,可缓解病情。

(2)用富氯0.2—0.3ppm全池泼洒,连用2天。

(3)用0.1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同时按每100公斤鱼体重每天用呋喃唑酮10克制成药饵,或拌入饲料中投喂。连用6天,效果很好。

五、肠炎病

1、症状:直肠至肛门段充血红肿,严重时整个肠道肿胀,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黄色粘液和血脓流出。

2、防治方法:

(1)对饵料消毒,用10%食盐水浸洗,及时清除病残的饵料,消灭传染源。

(2)鱼种养前用PV碘500ppm浸泡消毒。

(3)投喂大蒜素,每100公斤饲料添加大蒜素0.1公斤,连续投喂5—7天。

六、鲺病

1、症状:肉眼可见如臭虫大小的虫体,常以其倒刺刺伤所寄生的鱼体,使病鱼产生逛游、不安的症状。

2、防治方法:

(1)用晶体敌百虫0.5ppm全池泼洒。

(2)生石灰彻底清塘,杀死虫卵和幼虫。

七、粘孢子虫病

1、症状:发病时鱼体表和鳃部有白色点状物,肉眼可见,患此病时,能使鱼种生长缓慢或造成死亡。

2、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以杀灭淤泥中的孢子。

(2)鱼种放养前用500ppm高锰酸钾浸洗30分钟。

(3)用1.5ppm灭孢灵全池泼洒,可有效治疗此病。

在防治鳜鱼病时应注意,鳜鱼对药物特别敏感,特别是敌百虫,所使用的浓度一定要严格控制,浓度太大会造成鱼体死亡.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