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东方对虾汉沽养殖模式,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杨家泊镇未庄、东庄坨养殖模式。它是以小水体、高水位、高密度、高溶氧、全封闭的形式,加之水、苗、防、喂、管的严格控制,才得出高产高效的结果。这一模式抵御了全球性虾病泛滥的狂潮,在全球养虾业陷入低谷的时候,这一模式却正在挺进颠峰。从开始的亩产100公斤发展到目前的亩产800公斤,最高亩产1500公斤。未庄、东庄坨养殖模式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其优势如下: (一)小水体、高密度,从水体自然净化的角度讲,虽然不占优势,但从水体治理上讲,不但占优势,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养殖成本。 (二)生产投入是随着水位的提高,水体容载量的提高而加大的。其单位水体根据单位水体容载量的投入并没有加大,相反是降低了。 (三)水产养殖水字为先,管理好一池虾的关键之一在于管水,这包括水质管理和在封闭式养殖中进排水的严格管理,杜绝横向平行交叉感染。 (四)苗种是对虾养殖的又一关键,健康养殖就要有健康的苗种,要杜绝病苗、弱苗、带(wssv)病毒的苗种入池。如发现错进病苗,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排水清池,重新进苗。 (五)就虾病而言,防大于治,防是关键。这是这种养殖模式的又一优势,它不同于大面积粗放型、地广苗稀的养殖方法,因水体大产量低预防成本高而无法实施,它因小水体、高密度、高产出而降低了预防成本,使虾病得以控制。 (六)池小虾齐,是因为池小摄食均匀,再加投喂技巧,使商品虾个体均匀,提高其商品价值,相对的讲也就提高了养殖效益。 上述是对杨家泊镇未庄、东庄坨养殖模式于粗放型养殖模式相比之下,杨家泊镇未庄、东庄坨养殖模式在中国东方对虾养殖中所占的优势。以及杨家泊镇未庄、东庄坨养殖模式在全球性虾病泛滥的狂潮中,能抵御病害并得到发展原因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