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池塘无公害苗种放养方法

2024-12-28 11:32|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111| 评论: 0

摘要: 1、苗种选择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逆水性强,体表完整,无畸形,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2、试水鱼种放养前1天,在池塘中安置1~2平方米小网箱,将20~30尾健康的3寸鲢鱼种放到小网箱中,观察24小时,鱼种活动正常, ...

1、苗种选择

选择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逆水性强,体表完整,无畸形,无病无伤的苗种放养。

2、试水

鱼种放养前1天,在池塘中安置1~2平方米小网箱,将20~30尾健康的3寸鲢鱼种放到小网箱中,观察24小时,鱼种活动正常,没有出现应激现象和死亡,即可放养苗种。

3、苗种消毒

放养前,严格消毒苗种,方法是用3~5%食盐水浸泡消毒5~10分钟。短途运输的苗种可直接浸泡消毒,而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最好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吊养后再浸泡消毒。

4、放养时间

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即可放养苗种。苗种放养时间选择在阴雨天或晴天上午及傍晚,避免在晴天太阳较大、水温较高时放养,以降低苗种放养时的应激。

5、放养方法

苗种放养时,尽量分散放养,方法是在离池塘上风处岸边1米处沿池塘边分散放养;避免集中一个地方放养,特别是经过长途运输的苗种。放鱼时先调运输水体的水温,保持运输水体与养殖水体的水温温差不超过2℃;放鱼时先拨动水面,将运鱼器具口贴近水面,把鱼徐徐放出。

6、放养密度

首先根据池塘条件、设施水平、技术管理水平来决定池塘单产,然后根据养殖品种、池塘单产和商品规格来决定放养密度。即:

放养密度=池塘单产/商品规格/养殖成活率

池塘单产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池塘条件和池塘设施水平,如池塘深3米以上,保持水深2.5~2.8

米,每亩配有0.75KW增氧机,保持日交换量10%左右的微流水,设计单产可达5000千克/亩;水深能保持2米左右,水源条件好的,适当配备增氧机,设计单产也可达1000~1500千克/亩;水深在1.2米左右,水源条件好的,适当配备增氧机,设计单产也可达600~7500千克/亩;水深1米以下,即使水源条件再好,设计单产不能超过500千克/亩。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