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施肥技术

2024-9-21 14:40| 发布者: 肥鱼| 查看: 284| 评论: 0

摘要: 1、施肥要求:合理的稻田施肥,不仅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肥分的需要,而且能增加稻田水体中的饵料生物量,为鱼类生长提供饵料保障。由于施肥的种类、数量及方式的不同,均要确保鱼类安全不致造成肥害。 2、施肥原理: ...
1、施肥要求:合理的稻田施肥,不仅可以满足水稻生长对肥分的需要,而且能增加稻田水体中的饵料生物量,为鱼类生长提供饵料保障。由于施肥的种类、数量及方式的不同,均要确保鱼类安全不致造成肥害。 2、施肥原理:施肥后一部分肥料溶解在水中,部分被土壤吸收,一部分被水稻吸收。水稻吸收肥料是通过稻根的毛细管吸收溶于水中的肥料,其作用是直接的。而肥料对养鱼来讲是间接的,具体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施肥后养分被浮游植物吸收,通过光合作用,大量繁殖的浮游植物作为鱼的饵料被鱼摄食;二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的浮游动物及细菌作为鱼饵料被鱼摄食;三是有机肥中的碎屑可直接被鱼摄食,如刚施下的鸡粪、猪粪,发现有田鱼来觅食,证明鸡粪、猪粪中还有一定有机碎屑为鱼所用。 3、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有机肥施入稻田后分解较为缓慢,肥效时间长,有利于满足水稻较长生长阶段内对养分的基本要求,同时施有机肥能为养殖鱼类提供部分天然饵料,满足鱼生长需要。如果有机肥施多了可起到减少化肥用量作用。界坑乡兴发村利用草籽田养鱼,水稻用肥仅用复合肥20公斤就是一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有机肥未发酵施入大田后要消耗大量氧气,同时产生硫化氢、有机酸等有毒有害物质,数量过多会直接威胁稻田放养鱼类的安全。
表12 常用肥料养分含量 肥料品种 N(%) O5P2(%) K2O(%) 尿素 46 碳酸氢铵 16-17 过磷酸钙 12-20 钙镁磷肥 12-20 氯化钾 60 硫酸钾 50 磷酸二氢钾 49 32 骨粉 20-40 稻草灰 0.59 8.09 菜籽饼 4.6 2.5 1.4 人粪尿 0.5-0.8 0.2-0.6 0.2-0.3 猪粪 0.6 0.4 0.44 鸡粪 1.63 1.54 0.85 鸭粪 1.00 1.40 0.62 鸽粪 1.76 1.78 1.00 水稻专用肥 13 5 8
(引自农业局测土配方施肥手册) 化肥肥效快,宜作追肥。从我县肥料种类看,氮素肥料主要有尿素、硫酸铵、碳酸氢铵等,磷肥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钾肥有氯化钾等。 4、确定施肥量: 根据我县配方施肥要求,每生产500公斤稻谷吸收氮素10-13公斤,折尿素21.74-28.26公斤;五氧化二磷5-7公斤,按20%有效成分,需过磷酸钙25-35公斤;氯化钾8-12公斤,按60%有效成分算,需钾肥13.3-20公斤。根据配方施肥要求,县农业站提出水稻施肥配方建议:基肥亩施厩肥500-1000公斤或水稻专用肥50-75公斤;追肥,分蘖肥,尿素5-7公斤,氯化钾5-7公斤;孕穗期看情酌施尿素3-4公斤。由于各地土质不同,气候存在差异,可参照测土情况科学施肥。 养鱼稻田施肥除考虑水稻生长用肥,还必须要兼顾鱼类施肥安全,为此,省稻田养鱼标准中有具体要求,在水温28℃以下,水深6厘米以上,每亩1次用量硫酸铵10-20公斤,尿素6-8公斤,硝酸钾4-6公斤,过磷酸钙5-10公斤(追肥总量控制在30%左右)对养鱼是安全的。 5、注意事项: (1)要适温施肥。水稻适宜生长的水温范围15-32℃,随水温升高,肥料利用速率越快。在25-30℃时,肥料利用速率最大。对养鱼来讲,高温施肥,由于肥料分解快,毒性强,容易使鱼中毒死亡。大若岩镇银泉村一农户曾在水温36℃时亩施尿素2.5公斤,结果田鱼全部死亡,就是一个教训。如果非在高温期施肥不可,可采取量少次多,大田分半施肥等方法解决比较妥当。 (2)晴天施肥。晴天是施肥最佳时期,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对稻鱼各有利;雨天不要施,原因是光合作用弱。 (3)天闷不要施肥,以免鱼缺氧。 (4)不要混水施肥,以免肥效损失大。 (5)一次性施足基肥,以后不用再施追肥,可解决因施追肥而伤鱼的事故发生。  
肥渔志提供养鱼技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