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Portal
水产养殖技术
耕种帮
搜索
搜索
农药价格查询
肥料价格查询
蔬菜种植技术
水果种植技术
文章
帖子
肥渔志—提供水产养殖技术
›
首页
›
水产养殖知识
›
查看内容
鳗鲡两极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2024-8-28 20:38
|
发布者:
肥鱼
|
查看:
293
|
评论: 0
摘要
: 鳗鲡两极虫病的病原为两极虫。 患病鳗鲡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呼吸困难。体表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点状隆起,严重感染时,白点连成片,似云雾状覆盖在鱼体两侧;鳃肿胀,鳃小片弯曲、充血或贫血。剖开腹部, ...
[病原]鳗鲡两极虫病的病原为两极虫。
[症状及病理变化]患病鳗鲡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呼吸困难。体表形成许多肉眼可见的白色点状隆起,严重感染时,白点连成片,似云雾状覆盖在鱼体两侧;鳃肿胀,鳃小片弯曲、充血或贫血。剖开腹部,还可见到因两极虫寄生,病鳗肾脏肿大。
[流行情况]鳗鲡两极虫病在我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养鳗场均有发生。流行水温为20~30℃。被感染鳗鲡虽不会出现批量或急性死亡,但其生长发育和商品价值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之感染率可达80%~90%,危害较为严重。
[防治方法]用浓度为1~2毫克/千克的硫酸铜浸浴24小时,或用浓度为0.3~0.5毫克/千克的敌百虫浸浴48小时,均有良好疗效。
500)this.width=500" border=0>
病原
病原为两极虫。胞囊白色,寄生于鳗鲡的皮肤上。孢子椭圆形,两端稍尖,两极囊圆形,大小相等,相对列于孢子体的两端,占孢子体的大部分。
症状
两极虫寄生在鳗鲡的皮肤上,形成大量白色胞囊,因病鱼丑陋而丧失商品价值。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越冬的鲢鱼种,同池饲养的鲤、草等鱼种均未发现此病。此病主要在东北流行,在越冬后期4、5月,引起大规模鲢鱼种死亡。这是近几年在鲢鱼中新出现的一种病。
诊断要点
诊断方法和鲢碘泡虫病相同。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能杀灭池塘底层孢子。
(2)防治方法同鲢碘泡虫病。
收藏
邀请
上一篇:
鳄龟脐炎症状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
河蟹套养鲢鳙鱼
相关阅读
•
龙虾如何度夏
•
异育银鲫成鱼饲养技术
•
鱼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
鱼类疾病的诊断和检查方法
•
大弹涂鱼养殖
•
防治鱼病技术
•
养蟹池塘可套养小龙虾
•
稻田养殖南美白对虾技术
•
锯缘青蟹的白苍病如何治?
•
稻田养殖青虾该怎样注意
•
生姜治鱼性烂鳃病方法
•
控制大水面鱼病流行六措施
•
土法解救鱼泛塘
•
白露后成鱼饲养管理
•
斑鳜网箱养殖技术
•
斑节对虾黑鳃病的防治
•
如何在海水鱼养殖中使用配合饲料
•
鱼类水霉病咋防治
•
鳜鱼与青虾轮养模式
•
鲐鱼的生活习性
相关分类
水产养殖知识
水产知识百科
罗非鱼
草鱼